近現代史很難與「政治」脫離關係,一談到政治的話,就不得不有立場,也就是所謂的「意識型態」。
政治是不可能沒有立場的,很難有中立,即使自稱中立也會被標上「偏左」、「偏右」。
要達到「就事論事」也很難,但我們還是得必須去學習這種技能才行。
這學期上「韓國現代史研討會」課時,真的是不停瘋狂討論、挫折、論戰,一直不停循環著。
其實我剛開學時,不知在討論什麼主題時,我曾說過:
喜歡共產主義的人就去北韓生活嘛!為什麼要待在南韓這裡!
今天從政治系的博士學生口裡也聽到了這樣的話,
休息時間,難得第一次韓國學生主動參與我們外國人之間的討論,
他表示,喜歡北韓的人就去北韓生活,喜歡南韓的就繼續待在著,這樣不就解決了嗎?
我看得出來他每次回答我們歷史系設定的討論問題時,都覺得很無可奈何的樣子,
因為論戰是永遠不會結束,人文學問是不可能有正確答案,他一點都不科學,極度感情化。
所以,其實每次一討論這些「意識型態」時,真的很無聊,
我也知道老師想要強調的是什麼,老師想聽到的答案是什麼,
說著老師想聽的答案的我,看起來也很假、很像在拍馬屁。
加拿大同學卻是勇於挑戰這一切,表示不認同。
他今天說,加拿大和北歐一樣,拿取資本主義的優點、共產主義的優點,並改善社會的缺點,
盡可能解決這社會產生的問題,盡可能去達到最理想的國家理念(自由、平等、博愛等等)。
而不是像韓國、像美國這樣,不斷地反共,卻不正視自己的意識型態給社會帶來的問題。
看著他,我也學到很多,
我其實也認同,中國的共產主義並非全是壞的,
但我也承認,我的確已經有了反共思想的先入為主觀念,所以才在很多討論上都如此地批判他們。
可是仔細看我,其實我有點韓國人所謂的「民眾史觀」,以國民為主來敘述歷史,
這史觀在韓國被批判為左派,因為大多都過度帶著馬克思與列寧主義。
我還是有著強烈的「主權在民」思想,但不能就因為這樣子而把我歸類到共產主義吧!?
...不過目前還沒有人發覺到我是這樣啦~
雖然加拿大同學認為烏托邦這類似的想法是「最理想」、「最棒的理念」,
但是我不是那樣的想法,我還是比較殘忍一點,「物競天擇」、「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」,
這樣社會才會進步,可是為了彌補會出現的問題,
還是得需要許多的社會資源與社會福利措施,
所以我可以說自己也是支持北歐那樣的人嗎?只是偏「新自由主義」?
又廢話太多了。
回到標題上,「煩人的意識型態」。
我比較喜歡單純去想事情,這樣可以比較天馬行空一點,
可是這樣子卻少了理性與科學性的解釋,無法說服他人。
最後我還是被帶入了「意識型態」,但我還是盡可能努力地試著別受太大影響,
儘管很多時候我都在亂發脾氣,在網路上亂罵共產主義有夠討人厭的!XD
說真的,每天吵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,
但我能理解老師們的堅持,因為他們自己選擇生活的國家,卻因為某些人的「企圖」,
而變得無法活下去,或是被共產化之類的。
PS:題外話
我個人也覺得多台灣人都很純樸,也是因為大家都很單純去想事情,
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子的環境下,促成了一大堆年輕人懷抱著許多「夢想」!?
最近又獲得了一個想法,韓國年輕人很有競爭力,喜歡加入大企業,挑戰工作,
但相對的,台灣年輕人,就如同中國年輕人們的批評,台灣年輕人做太多「白日夢」。
該怎麼說呢?也就是,許多台灣年輕人有那個能力,或是有那個潛力(只要再開發、培養即可)
卻又不活用那個能力,而是跑去創業、跳舞、做音樂、做藝術之類的,
去追逐他們的夢想、他們的興趣、他們的人生。
這沒什麼不好,那是他們的人生,他們自己做主,又不是我們的人生,怎麼可以幫人做決定呢?!
只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來看,喪失了個人才,可惜!
其實都是個優缺點,大概需要時間來證明吧!
(我個人認為)韓國人相反地沒什麼夢想,大多都是為了成就感、名譽、金錢而在工作的FU,
當然,現在越來越多人勇敢追逐音樂、唱歌這條路,不過我覺得,那只是因為韓流的影響,
所以導致他們覺得走上這條路可以受到點家人支持,或是不像其他那麼難吧!?
還是說因為韓國很少會有那種追逐夢想而成功的報導,所以才會讓我有這種錯覺?= ="
無法下斷定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