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受不了,是要怎樣才要相信我說的話。啊就真的派去的人不一樣嘛!
日治時期,台灣和朝鮮總督的文武官,
在第二階段時期(1919~1936)實施的「文化統治/문화통치」差別。
文化統治,日本派文官去殖民地當總督。
pian:
其實要算時間也真有點曖昧,反正差不多就是那個中間的時期。
不過,韓國是有將「文化統治」政策給另外討論,
可是我看台灣好像是沒這樣子,就只是稱文官時期,那時期實行的政策則是分別討論,不像韓國是綁在一起討論。
廢話不多說,直接來看,派來台灣真的是文官!(1919~1936年期間)
出處:維基百科-臺灣總督
可是,31運動(1919)後,派去朝鮮的卻不是文官,而是武官。
在敘述這段歷史時,韓國很常會說,日本騙了他們。
(可參考 naver字典:文化統治
內文出處:한국사 개념사전, 공미라, 김수옥, 김애경, 김지수, 노정희, 2010.6.4, (주)북이십일 아울북)
圖表來自:韓國維基百科-조선총독부 朝鮮總督府
第一任:寺内正毅(陸軍大將,參與日俄戰爭)
第二任:長谷川好道(陸軍大將)
第三任:齋藤實(海軍大將)
臨時代理:宇垣一成(陸軍大將)
第四任:山梨半造(陸軍大將)
第五任:齋藤實(海軍大將)
第六任:宇垣一成(陸軍大將)
第七任:南次郎(陸軍大將)
第八任:小磯國昭(陸軍大將)
第九任:阿部信行(陸軍大將)
(注:韓語裡的「대장」,在軍隊裡是指四顆星的將軍。可參考韓國維基百科-四星大將)
我個人是覺得,韓半島的戰略位置,所以不得不派軍人過去當總督才行。
尤其是蘇聯還在上面,中華民國在旁邊,不得不守住韓半島,
況且當時韓半島上的抗日活動也是不停地掀起。
很妙的是,派到朝鮮的有兩位是之後又去了一次。(齊藤實、宇垣一成)